
新湖南客戶端6月25日訊(通訊員 蔣瑜 易平燕)東安縣水嶺鄉三合村興輝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陳松以肉牛產業為發力點,創新使用玉米秸稈作為飼料,不僅帶動了村民增收,也為玉米秸稈等廢棄物找到了新的利用途徑。他的創新養殖實踐,積極推動著水嶺鄉的鄉村振興工作。
2008年,陳松南下深圳創業,成功經營外貿玩具廠。然而,家鄉的優質生態資源和鄉愁情結使他返鄉,決心通過發展肉牛產業為鄉村帶來新的發展道路。
水嶺鄉水利資源相對匱乏,主要種植作物為玉米,但長期以來玉米秸稈一直沒有充分利用起來。陳松回鄉后,他綜合利用廢棄的玉米秸稈,探索了肉牛養殖與玉米種植相互促進的新模式。
陳松的創新引起了廣泛關注和支持。永州市加雋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唐云云表示,陳松的肉牛養殖項目為玉米秸稈提供了新的出路,使得廢棄物轉化為村民增收的寶貴資源。通過這一項目,每年1500多噸的玉米秸稈得到有效利用,周邊村民也能增加收入。
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陳松獲得了50萬元的特色貸款,進一步增強了他的發展信心。他通過積極參與外貿出口和自繁自養自銷肉牛的方式,努力擴大養牛規模并提升產品品質,為當地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牛系列產品。
陳松的肉牛養殖項目不僅帶動了水嶺鄉肉牛、生豬、山羊等養殖業的發展,也成為全鄉的主導產業之一。目前已有7家養豬大戶、4家養牛大戶和5家養羊大戶,年產值達7000多萬元。
通過“養?!苯恿︵l村振興,陳松不僅成功實現了自身事業的發展,還帶動了周邊村民就地增收和就業。他的努力使玉米秸稈等廢棄物成為村民的寶貴資源,促進了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今后,陳松計劃進一步擴建牛舍,將自己的牛場規模擴大到常年存欄500頭、常年出欄200頭。他將繼續努力發展肉牛產業,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大的力量。
責編:田文
來源:東安縣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